人,这人就是现在的吴国公,不久将来的吴王,可是要借吴国公的刀来杀常蓝二人,这比登天还难。一定要想法接近吴国公,要接近吴国公,只有到吴国公的身边,取得他的信任,那才可以对付常蓝二人,要混到吴国公的身边,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进宫作太监。他前思后想了很久,他已有两个儿子了,他的妻子在生第二个儿子时死了,就扶正了小妾,现在两个儿子由她和她妹妹在帮他带领,想到这里,他就把他两个儿子托给他小妾养,家产托给他兄弟余银管理。他把这个想法先悄悄禀明阇和妃,得到阇和妃同意后,他就开始按他的罪恶计划的行事。实行这一步首先是解决一个净身的问题。凡是太监净身有两种不同的方法:一个是武净,又叫快净,一个是文静,又叫慢净。所谓武净,就是一刀下去,直截了当地截去全部生殖器,然后在尿道口插一纸捻,再上些消炎药,十天半月伤口就好了,成了太监。当然,如果伤口化脓或感染那就自己认命了。第二种方法就是文净,就是用一根有毒的小麻绳,先缠住阴囊和睾丸,让其自然腐烂,到一定时间一拉绳子睾丸自行脱离阴囊,再清洗干净余下的部分,消毒杀菌后,按一般伤口治疗,也就达到骟割净身的目的。问净的时间略长,痛苦少。但安全系数高,风险少,只是时间略长些。
余金托人在太医院请了一个净身的太监,帮他做了文净,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净身工作。他把家庭作了安排,然后由阇和妃在马秀英面前活动,余金就改名“符俦”,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太监。
由于符俦善于察言观色,见风使舵,善于对权势比他高的人拍马逢迎,投其所好,拼命往上爬,几年的功夫就爬到太监总管的位置,终于使常、蓝两家遭到灭顶之灾。
(二八)、定边劫玉佛
至正二十三年秋(1363年),朱元璋回应天休整一月,然后留下刘伯温、李善长、徐达和二十万兵马守应天,自己带上常遇春、廖永忠、俞通海等诸将,领兵二十万,兵发武昌,讨伐西汉。
兵到武昌,驻扎东门,分兵立栅,又在江中联船立寨,断绝城中出入。又分兵攻下汉阳、德安,以孤立武昌。尽管武昌城内陈友谅已死,骁将张定边带领士兵守武昌,还是十分尽力,朱元璋一时难以攻破。
转眼间到了隆冬年底,朱元璋留常遇春领兵继续攻城,朱元璋决定返回应天,一则,刘伯温、李善长、徐达等诸将在京城里鼓动和筹备吴国公朱元璋即吴王位,他必须回应天去一趟,二则他准备把神机营的佛郎机炮拉些上来,才能最后摧垮武昌防线。他必须重拳出击武昌,不能拖,他还要东征张士诚,因为这一两年无暇东顾,这个盐贩子吞食了他不少城池,包括他的家乡濠州。他只得忍气吞声。武昌经过鄱阳湖大战后,元气已大伤,现自保都困难,虽说不像过去那样是心腹大患,但也是芥癣之疾,芥癣之疾久而不治,也会变成巨癕的。
朱元璋返回应天,刘伯温深夜来见,朱元璋立即召见。刘伯温入内,朱元璋问道:“先生深夜来见,请问有何要事?”
刘伯温拿出文武百官的劝进书给朱元璋看,朱元璋浏览了一下,放在桌上说道:“先生有何高见?”
刘伯温说道:“主公,世上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讲个时机,所谓水到渠成,瓜熟蒂落,当初老儒朱升劝你‘缓称王’,那只不过是权宜之计,韬晦之计,过早称王,免得树大招风,成为众矢之的。现在你占有皖、苏、浙、闽、几十州,荆楚之地马上就成为我们囊中之物,两湖、两广、赣悉归我们所有,现在没有必要韬晦了,相反,主公再不称王反而影响我们士气,大家会觉得跟着主公没有出路,现在是时候了,这件事事关全局,事关重大,因为主公现仅是吴国公,陈友谅是帝,自称汉帝,如果你不称王,以公伐帝显得有点以下伐上,道义上有些说不过去,如果以王伐帝,就是合情合理的,特别是回头明年我们要东征张士诚,他以自封吴王,主公若不及时称王,到时就很被动。”
“既然这么说,那就请先生张罗一下。什么时候开始?”朱元璋问道。
“日子我们都选好了,就是正月初一这天是个黄道吉日,只要主公答应,一切由臣和李善长、徐达张罗,主公就等这一天黄袍加身就是了。”刘伯温说道。
经过鄱阳湖大战之后,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各方面的才能深信不疑,他的远见卓识远在自己之上,就拿鄱阳湖来说,如果不是他深谋远虑,提前造好佛郎机炮,那战争的后果是个什么样?那简直不敢想象。他想到这里,就对刘伯温说道:“一切由先生安排。”
至正二十四年(公元1364年)正月初一,朱元璋诏告天下即位称吴王,建立百司官属,行庆贺礼。朱元璋封李善长为左相国,徐达为右相国,刘伯温为太史令,常遇春、俞通海、廖永忠为平章政事,汪广洋为右司郎中,张昶为左司都事。其余各部文武百官及各州县守、五军六部相应均有官职晋升。
朱元璋传谕百官道:“卿等为生民计,推我为王,当今立国初期,应先正纲纪,严明法律,元氏昏乱,威福下移,以致天下骚乱,还望各将相
第110章 常家三仙7(2/10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